求职宝典

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明清落榜人士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清两朝代科举制度,一个学子到进士,有多少个等级考试?需要花费多少钱和时间?
  2. 于成龙怎么到四十多岁才去做官?

明清两朝代科举制度,一个学子到进士,有多少个等级考试需要花费多少钱和时间

感谢邀请

这一块内容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如果我说的不对,希望各位能批评指正。

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明清落榜人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说明朝吧

在明朝,只要是进入学校的学子,都叫做生员,但是要做生员,得经过一次省级考试,就是童生试,童生试有包括三个等级(县试、府试和院试)只要是院试合格了,就可以去府上,州上,县上的一些学校学习。等学习了一段时间,又要举行省级考试,这个省级考试要是名列前茅,达到要求的话,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叫做科举生员,然后进入学校拼命学习,这个才算是踏入了科举行列的第一步。然后参加乡试,乡试为三年一次,通过之后的第二年,在京城举行会试。会试要是名列前茅,符合要求,叫做贡士,贡士就在当年的农历三月举行殿试,贡士在殿试时没有落榜这一个说法,由皇帝阅卷排名,当时的一甲,二甲,三甲名次,称为进士。要是细算一下,总共需要十个等级考试,大概需要8到10年时间

再说说清代吧

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明清落榜人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代的科举和明代的差不多,据说清代是最完善的。首先还是童生试,先参加州、县考试,通过了就叫生员,在进入州县学校学习,只要进入学校,就叫做秀才,取得秀才资格,就可以参加乡试,三年一次,乡试过了,就叫做举人,要是考上了举人,就可以做官。也可以再参加会试,会试在考完乡试之后的第二年,通过者叫做贡士。贡士名列前茅者,可以选择做官也可以继续考殿试(清代也叫廷试),殿试是在会试之后农历四月考(会试为农历二月)。只要是参加殿试,就叫做进士。

大概参加五个等级考试,应该也需要8到10年。

谢谢,看儒林外史可了解明清科举制度,有的人一辈子考,都考不上进士,初中语文课曾有“范进中举”很典型说明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但科举制度也有利,能者上,不惧成份论,总之,专业提问多问问专家和此方面人。

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明清落榜人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成龙怎么到四十多岁才去做官?

于成龙是清朝时期的名臣,曾做过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后来又为江南江西总督,在康熙二十三年又兼管江苏安徽巡抚的政事。于成龙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不仅深得百姓爱戴,而且还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许,他曾三次被举“卓异”,同时又曾被康熙皇帝赞许为“清官第一”。

于成龙确实是个名臣、清官。但是他真正初入仕途的时候是他四十四岁的时候,于成龙是1617年出生,到1661年初入仕途,是到一个遥远的边荒之地罗城为县令。

当然虽然是遥远的边荒之地,又只是一个县令,但是于成龙意志坚强,这也是他迈开仕途生涯的第一步,经过他三年的努力,曾经的边荒之地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局面。后来的于成龙因政绩卓著、为官清廉而屡有升迁。

那于成龙为什么到四十多岁才去做官呢?

四十多岁才去做官,按年龄来说,确实有些大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他也想早点进去仕途,无奈事与愿违。

其实在明朝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于成龙就曾参加过乡试,但是那时考场官员却公然受贿、***。面对如此黑暗、***之举,于成龙就在试卷上说了当时的弊端。他直言不讳,结果可想而知,他虽然有才学,但却正榜无名,只考了个备取生的副榜贡生。

当时官场***,就算于成龙有才学,但他直言不讳,还是难以立足的,总是会被排挤的,或者他不愿同流共事,所以之后在会试之后,于成龙就以他父亲年老为由,辞去一个做官的机会回到家乡。

后来清朝进入中原,于成龙就开始继续致力于科举考试,他之后又曾在学校学习了四年,但是在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的时候,他参加乡试,结果又落榜了,那时于成龙已经三十五岁了。

已经三十多年岁的于成龙,毕竟已经有了家室,此时他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一边要照顾年迈的父亲、继母,一边又要照顾他的两个儿子,作为男子,全家的生活开支负担,自然要落在他身上,所以这时的于成龙就没时间去参加科举了。

在1658年时于成龙的父亲去世后,于成龙还是不忘自己的报负,要步入仕途为民谋福,所以在1661年时于成龙又进入国子监学习,到他结业时,就准备步入仕途。到1661年时,于成龙已经四十四岁,他接受清朝的任命,去了偏远的罗城为县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清落榜后职业规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fns.com/post/4836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