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安汽车简历投递成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安汽车简历投递成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安集团董事长是谁?
长安集团董事长是徐留平,196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博士学历,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国***,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
长安集团董事长是周开荃先生,周开荃先生,汉族,1***3 年9 月出生,重庆人,高级工程师,1995 年7 月参加工作,1999 年4 月加入中国***,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历,现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历任重庆青山技术员、销售公司副经理等。
朱华荣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朱华荣,男,1965年生于重庆,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现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董事长。2020年6月,朱华荣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12月18日,位居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第454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朱华荣
外文名
Zhu Huarong
性别
男
朱华荣,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市人,研究生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党员 。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华荣同志自大学毕业后便加入长安,曾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科研工作,依靠自身的实力,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从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长安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领域的带头人。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长安先后在中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建立了全球化的研发体系,使长安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的汽车企业,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具有长安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被***院发展研究中心定义为“长安模式”。
朱华荣同志在汽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个人、他主持的项目不仅获得了各级各类的荣誉,更加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和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长安汽车成为国家支持的四大企业集团之一,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朱华荣
朱华荣,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市人,研究生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党员。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198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分配到长安公司(当时的江陵机器厂)工作,他历任技术员、室主任、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发动机研究所所长、技术部副部长、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汽车技术中心主任、副总经理,长安(集团)公司副总裁兼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柳宗元参加了一场古文运动叫什么?你怎么看?
我来告诉你,柳宗元和韩愈参加并领导的这场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散***新运动,也叫中唐古文运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散文传统的国度,从第一部散文集《尚书》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代的史传文学和政论、辞赋,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和骈文,都曾有过自己的辉煌。然而到南朝齐梁时期,骈体文统治了整个文坛。内容空泛、堆砌典故辞藻的骈文,清规戒律甚多,逐渐成为散文发展的桎梏。其间,尽管一些有识之士也曾经批评骈文,提倡散文,拉开了古今文体斗争的序幕,但是从齐、梁历陈、隋而至中唐,古今文体斗争走过了三百年的道路,骈文依旧占据上风。比如,在韩愈、柳宗元之前,有南北朝及隋代的裴子野、苏绰、李谔、王通,唐初的史学家魏征、李延寿,唐代诗***新的先驱者陈子昂,盛唐的李华、元结,至中唐前期的柳冕等人,均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提出倡导秦汉散文、反对六朝骈文的主张,并有一定的实践,然终因没有形成系统明确的理论,未能造成强大的声势,更未能真正改变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而真正对散***新运动产生广泛深刻影响的当是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即古典散文,是指与骈文相对立的单句散行的文体。“古文” 词古已有之,但多指古代典籍,“古文”作为一种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韩愈。安史之乱后,尽管社会矛盾重重,但还是出现了从德宗到宪宗的“小中兴”时期。这种局面给一部分文人带来了恢复盛唐气象的希望,他们要求政治改革,同时要求文学改革,中唐古文运动因此应运而生。
中唐古文运动是后人对中唐时期韩、柳倡导的散***新活动和文学现象的概称,当时并没有人明确提出“古文运动”的口号。这是一场弘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质朴自然的秦汉式散文,反对绮艳浮华的六朝骈文,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全面进行变革的散***新运动。这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第一次自觉的文学革新运动,儒家思想是其指导思想,复古反骈是其根本目标。因此,蔡元培先生《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中指出,中唐古文运动在当时“也算文学上一次革命”。韩愈以其对古文运动的倡导之功,对古文理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新体古文写作的卓著成就,而成为这场散***新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人物。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在南方积极声援和支持韩愈,大力进行古文创作,成为仅次于韩愈的“副统帅”。韩、柳共同为古文运动提出了基本的理论主张: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明确了“道”是内容、目的,“文”是[_a***_]、手段,并提出文要“羽翼夫道”,基本上摆正了文、道二者的主从关系,强调文章要干预现实,强调文章的实用性。韩愈首倡“不平则鸣”,柳宗元明确提出“文”的“令褒贬,导扬讽谕”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作家、作品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他们也重视“文”的作用,强调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改革。他们反对骈体,提倡散体;反对浮靡空疏的文风,提倡质朴自然;反对语言的繁缛、堆砌,提倡“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要“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既致力于语言的创新,又努力缩小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距离。他们反对骈体,但并不对骈文***取虚无主义态度,而是吸收了骈体文中一些有艺术生命力的成分。
在韩、柳等领袖人物的倡导下,当时的一大批作家靠朋友和师徒关系,传授并遵循一些基本的文学主张,以复古为口号而行散***新之实,共同反对骈文,写作言之有物的古文。一时之间蔚成风气,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文***流。在韩、柳的提倡和领导下,一场自觉的散***新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他们的前后左右,有一大批作家积极参与,李观、欧阳詹、李翱、皇甫湜、樊宗师、刘禹锡、白居易、沈亚之、李汉等都为古文运动作出了贡献。从德宗贞元年间至宪宗元和年间,古文与骈文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斗争,并最终以古文运动的胜利,确立了在一段时间内将骈文逐出了文坛的主流地位。
中唐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自觉进行的革新运动,它为后世散文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所确立的新体古文,成为此后千年中国散文的主流。中唐古文运动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宋代的诗***新运动,明代的唐宗派,清代的桐城派,无不传其衣钵,深受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