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疫情下的职业规划8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疫情下的职业规划8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次疫情,让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反思和调整?
我觉得当疫情来的时候一切都停止了,就工作而言,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副业,而且需要有自己的理想,真正的理想,不是你的老板和你的领到费理想。其实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不上班,你不要告诉我你很想上班。做好自己的规划,并付出行动。
感谢受邀,疫情来了,宅在家中也比较久了。关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实也冷静化了一些时间思考了一番。首先,从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已经近20来年了,期间也走了一些曲折的路,但整体上上升比较慢,2005年开始做主管,2007年做经理,10多年后的今年,仍然还是一个职业经理。很难突破到高层管理,如总监及总经理的级别。具体的,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首先可能自己没有及时抓住年轻时的冲劲,升到经理岗位后,就比较满足那时的薪资及待遇,还有工作环境,一周5天工作制,生活很安逸。然后中间自我折腾,努力奋斗了5-6年,但一切无果。只能重操旧业,虽然起点是经理级别,但与10多年前相比,没有进步,相反还退步不少,拿到的薪酬比10多年前差不多,但开支一下子上涨太多。现在做了经理近2年时间,且人已中年,黄金时间稍纵即失,再不抓紧上进,好好努力奋斗几年,估计这一生就只能这样了。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迎接更高岗位的挑战,其实工作经验及能力是没有问题,缺的是机遇。当然,机遇是留给时刻有准备头脑的人,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真的要好好珍惜,放弃安逸,调整自己,向更大的机遇及更高的岗位冲刺!《亮剑》里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狭路相逢勇者胜!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对?谢谢
这次疫情,对笔者的职业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大多数求职者和打算换工作的人来讲有必要调整求职计划。
一是招聘岗位减少。受疫情影响,原打算招聘的单位企业取消了招聘***。
二是企业裁员。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裁员,有的企业裁员数量较大占企业员工的三分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有近70%的求职者***有所调整,其中近39%的求职者选择在本省市找工作机会,近13%的求职者明确表示放弃去外省市求职的念头,跨区域人才流动的活性将减弱,还有13%的人直接放弃原本换工作的打算。也有近35%的求职者处于观望状态,认为一切都还不能确定。
以上就是目前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求职变化。
疫情后的职业规划该如何做?
疫情结束后打算不再去外边闯荡了,在家里面陪陪自己的老人,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外边,这次疫情给我感触最大的是,身体健康最好活着更好,也就是说和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不管挣钱多少能陪伴家人是我最大的愿望,疫情结束后就在附近找一份工作离家人近一点,我感觉这样最好了。
第一,职业规划是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约22岁)踏入社会获取第一份工作,然后持续工作直到退休(60岁),30多年的职业生涯***和安排。职业规划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划分,例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每个年龄段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层级或职位或收入,都可以提前设计出来。
第二,职业规划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就好像沙漠旅行的指南针,航海出行的罗盘,开车的导航软件一样,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
第三,疫情后的职业规划,建议分成三个步骤。
第1步:内在自身条件的摸底。内在自身条件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性格、能力、资质水平等多个方面,需要把[_a***_]内容全部写下来。
第2步:外部环境的要求查明。外部环境包括工作地点、公司的规模、岗位要求、薪资水平、晋升通道等多个方面,通过百度或者某些专业的网站或者向别人打听,把了解到的信息也要全部写下来。
第3步:内外部信息匹配的SWOT分析。将上述的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按照SWOT分析的模型框架,把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 (threats)威胁全部列出,然后形成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写下来之后逐步去实施。
举例:比如说你现在是销售代表,未来考虑做销售经理,那么针对销售经理的各种要求要提前弄清楚,包括自己公司的或者心仪公司的,然后进行自我反省和SWOT分析,与这个要求还有多少距离,形成改进***,不断地行动和改进去匹配这些要求。一旦你觉得自己的各方面都达到了销售经理的要求,就可以去尝试新的岗位。小诀窍:如果你对现在的公司不是特别满意,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达到更高一阶的要求,这时候不要急着立刻跳槽,要骑驴找马,等找到合适的下家,再离开也不迟。
总结,职业规划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久经职场的老兵,因为它可以一直伴随你生命中最辉煌最重要的30多年。铁饭碗不是你在一个公司有饭吃,而是你在任何公司都有饭吃,以此共勉。
首先感谢条头邀请回答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从您的提问就可以看出,您还是蛮有危机意识的一个人。
这场疫情危机我想有两件事最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你是不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二是你有没有“睡后收入”。所以,疫情后的职业规划要围绕着这两点展开。
我想之所以有以上二点思考不需要我过多介绍。分享下如何才能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和如何打造自己的“睡后收入”。
一、把自己打造成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家公司不可或缺的人应该具备哪几点?
2、你的能力独当一面,缺了你这个位置动不起来;
3、你能团结并影响到公司大部分人。
要想能为不可或缺的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态度、行动、关系。
不知道亲是什么行业的,分享一下最近读过的书:#破局点和极限点#如何让自己处于破局点,秒懂的案例:巴菲特在第一条曲线的极限点之前,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投资要求叫“护城河”,他就找到那些有巨大的护城河,很难到极限点,或者很长的企业,重金投入,长期持有“护城河”,沉下心来,长周期来投,坚守能力圈。离极限点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就投这一part。我们要面对“瓶颈”可以搭建好我们的“护城河”,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道。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另一个巴菲特,但是可以学习专注,选择。
第二个被邀请作答的question:
就这个问题,我想说我自己就是被疫情影响很大的一个人。
So,第一,对于疫情后的职业规划怎么来规划?我想这个问题是在特殊阶段提出的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在职业生涯我们会面临很多抉择和拷问:毕业后的职业规划?30岁之后的职业规划(或35岁),这些问题也许在你准备跳槽那天你会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被动被面试官问起这样的问题,当你读研或者大学毕业时会去思考的问题。
第二,有规划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在职场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并不缺少有规划的人,但是我们缺少按照规划去厉行的人,再就是总结和阶段性的review(一定需要这样做),自我职业规划或人生规划可以是V1.0/V1.1/V2.0 ,也就是说要审时度势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做出可必要的调整
第三 这次疫情给我的感受(之所以不说大家二字,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境遇和被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职业的抗风险性和时刻保持自我职场危机感
第四 最后回归问题的主题:后期怎么规划?我想更多的是从自我的优势和能力来审视:
1. 除了我每天正常上下班维持自己生活的这份工作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能做什么?我没有了这份工作我怎么养活自己?
2. 投资自己,永远不会错!只能让自己增值,让自己在同样的困境下自己比他人多一项技能或者就比他人多一点能耐,比如潜水你就比别人沉在水下要多几秒,然而这多几秒就能够死里逃生
3. 经过这次疫情后,更明白一份工作的意义,少些抱怨和牢骚,专注自己的工作和领域更新迭代,保持上进和及时更新自己
总结:不谈具体的规划,因为指路人都只是穿针引线,渡人先渡己!所以世间修为和怎么走路都全在自己心里和手里。大家共勉![祈祷][啤酒][碰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疫情下的职业规划8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疫情下的职业规划800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